close

這本書是老媽介紹給我看的...
其實在國考前就已經給我了...只不過之前實在不喜歡看美國人觀點寫的東方思想, 總覺得他們會用比較狹隘的觀點來解說, 因此就沒有看完...

帶來馬拉威之後, 發現, 馬拉威真是個好地方, 讓我什麼書都看得下了...haha
這本書細看了之後, 發現是從一個比較實用的觀點來切入佛法=生活這樣的觀點, 不會太玄妙, 甚至還包含了非佛教徒在面對生活困境的處理法...是本實用的好書.

這本書其實是由霍華德.卡特勒博士這位心理醫師, 闡釋和達賴喇嘛對談後所了解的達賴的人生智慧. 之前討厭就是覺得有些科學研究者在提到這些比較心靈的東西的時候會比較武斷, 比較快就對一個思想下了論斷. 我不是很喜歡這樣的感覺. 不過這本書細翻之後, 還是發現, 作者正是在透過與達賴喇嘛的一次次對談, 破除自己對一些東西的成見, 還有排除自己武斷的想法, 發現事物的新面貌. 開始漸漸喜歡上這本書.

在書的前幾章, 先界定了快樂與享樂的不同. 快樂來自內心的力量, 而非由外界的事物左右.

接著書中提到了快樂是可以由心智的訓練而達成. [而這裡的心智訓練, 並不是指訓練一般所謂的能力或聰明智慧, 而是西藏用語中所說的Sem(心靈或靈魂)的意思, 其中包括了聰明才智, 感覺, 心靈與悟性. 經過內在的修為, 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氣質, 人生觀與生活態度][所謂內在的修為包括許多要素與方法, 簡單的說, 透過內在的修為, 一個人可以分辨出哪些事情會讓你快樂, 哪些事會讓你痛苦. 而經由內在修為, 我們可以慢慢地排除痛苦的因素, 學習如何活的快樂. 這就是最基本的概念](pp.11-12), 而後來的篇章就是?人該怎麼在生活中做這些心靈訓練.

我自己的解釋, 其實我們不用因為這些話是達賴喇嘛說的, 就把它當作是佛教的東西, 非佛教徒就不用作. 我漸漸認為, 其實各個宗教都是在?人向善, 用一種生活方式讓自己更愉快, 不受限於外界的事物. 佛教徒透過修法, 誦經, 修行來得到力量, 得到慈悲的心. 基督徒不也是這樣, 透過向上帝的禱告得到力量, 幫助別人, 讓自己過的愉快?
我覺得這些都是在?我們生活的方法, 怎樣過的輕鬆自在, 而宗教的不同, 只是讓不同的人有更好的接近機會, 不是這樣嗎? :)

我蠻喜歡這本書的, 因為我認為他正跳脫了宗教的藩籬, 指點了我更寬廣的一條道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cool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